2021年是我国百年华诞这个有点特别的清明节里不如到大鹏的土洋、沙鱼涌去跟从革新先烈的脚步看望那段不为人知的赤色前史·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革新文明重要代表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是华南抗日东江纵队的指挥中枢、赤色遗址见证了广东公民勇敢抗战的革新前史2019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发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30日土洋村在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后边的山岗修建了土洋革新烈士留念碑和八角琉璃留念亭·····一个文件柜揭开了文保价值解放后,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从前成为当地小学校址1982年,深圳市博物馆从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原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征集了一个东江纵队司令部文件柜。1984年,经深圳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勘探和查询发现了东江纵队司令部土洋村原址·沙鱼涌文明旅行小镇·沙鱼涌没有鲨鱼讴歌从前是惠州、东莞、宝安三地最大最旺的港口,最富贵的产品集散地当年被人们称为“小北京”两座沧桑古桥,一条隐秘古道,一个抛弃口岸演绎数百年昌盛互易商货史沙鱼涌的海滩,面向大鹏湾,背靠大山形成了共同的山海景象·····沙鱼涌文明名人大解救1925年“省港大罢工
1982年,深圳市博物馆从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原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征集了一个东江纵队司令部文件柜。文件柜为竖长方形木柜,面阔123.5厘米,厚53厘米,高270厘米。正面开两扇门,右扇门上有铜拉手,柜内分左右立格,横格有五层,四方体短足,原施棕赤色油漆,现已脱落。此柜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公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寄存文件的文件柜。
1925年“省港大罢工”期间,工人纠察队进驻沙鱼涌履行封闭香港的使命。抗战期间,东江纵队司令部设在离沙鱼涌缺乏0.5公里的土洋村,东纵海上护航部队最早以沙鱼涌作为活动基地。
香港沦亡后,在我国文明名人大解救中,从香港撤离的部分文明名人也是从沙鱼涌港口上岸,再转移到内地,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就在其间。
《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议)复印件。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记者 吴陆牧摄
为了表明诚心,在不危害公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决定在解放区政权和公民军队的问题上退让,赞同把广东、浙江等8个解放区的部队撤退到苏北、皖北及陇海路以北区域。所以,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东江纵队,成为了《双十协议》中北撤部队的重要一支。1946年夏,受命北撤山东的东江纵队及粤省各江纵队共2400多人,集结沙鱼涌一致登船北去。
通过5昼夜的海上飞行,北撤人员战胜酷热、晕船、疾病等困难,于7月5日抵达烟台,遭到胶东解放区党政军领导和大众上万人的热烈欢迎,军乐锣鼓高奏,鞭炮齐鸣,大众高呼“欢迎功德无量的东江纵队!”在烟台浪坝码头前的欢迎广场上,胶东军区王康副司令员致欢迎词,曾生代表整体北撤人员致谢词。烟台市大众从码头到大街列队欢迎北撤人员,不断将慰劳品塞进兵士们的口袋。